结构每个小主题列举两到三个板块,结合典型案例进行说明。
家庭财富与企业经营的风险隔离主要针对企业家的财富风险,通过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在家庭财富与企业经营之间建立一道防火墙,避免企业经营的风险牵连到家庭,导致家庭连最基本的家庭财富都失去保障。中国的大部分企业老板都会安排配偶或其他近亲属到企业任职或者代持股份,以实现对企业的控制。但是这样的操作往往会带来当事方意想不到的风险。而且,一旦企业出现动荡,除了财富灭失,还可能导致家庭分崩离析。这就是企业家要做好家庭财富与企业经营的风险隔离的意义。以下是实务中常见的可能带来重大损失的风险操作。
一、使用私人账户收取或支出企业经营款
这是中国企业家的最常见风险操作,主要表现为以老板个人账户或者近亲属的个人账户收取或支出企业经营款。
情形一:企业家个人、家庭与企业的财产混同,导致个人甚至家庭财产均需为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我国《公司法》设立了有限责任公司制度,是为了实现对股东的保护,使得股东可以在一定范围的有限责任基础上经营公司。但上述行为会导致企业家不再享有法律设置保护屏障,使得企业家的全部财富都暴露在企业经营风险之中。即便有如此大的风险,实践中个人、家庭资产与企业资产混同的情形,在中国企业中仍尤为突出和普遍。许多企业家抱着“企业是我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的心态,把企业当作提款机,从而造成企业与个人、家庭的财产混同。
情形二:账户所有者遭遇法律风险,有可能导致财产被冻结,甚至产生财产损失。
使用私人账户收取或支出企业经营款行为除了会导致企业家个人、家庭与企业的财产混同,还存在其他风险。如果该账户所有者遭遇法律纠纷,有可能导致企业财产损失。
情形三:税务机关行政处罚与偷逃税的刑事责任
以上两种情形都有可能将企业以私人账户偷逃税款的情形暴露在司法机关面前,如果法院发出司法建议书,或者将相关线索转交公安部门,都可能给企业招致重大损失。
二、以股东个人财产或家庭财产给企业的融资行为担保
三、以股东个人名义进行企业经营
四、与关联企业经营人员混同、经营场所混同、资产混同、财务混同,导致企业的独立人格被否定,有限责任否定,关联企业承担连带责任。